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中文,国产精品欧美性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大鸡吧大精品久久久久久

VimIy微民網(wǎng),讓世界傾聽微民的聲音!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wǎng)站地圖
當前位置:主頁 > 大雜燴 >

美國求學執(zhí)教的見聞和感受(上)

整理時間:2013-08-18 09:06 來源:www.99912.com.cn 作者:編輯 點擊:

【樓主】2013-08-21 09:59

» 美國求學執(zhí)教的見聞和感受(上)
    美國求學執(zhí)教的見聞和感受(上)
    字號:小中大
    2013-08-19 21:44:34
    更多
    23
    關鍵字 >> 大學留學美國教育中國教育本科生研究生數(shù)學基礎學術教學中西教育
    
    很多朋友對教育以及中美教育體系的比較甚感興趣,也觀點眾多,F(xiàn)在我想簡述一下我在美國七年求學執(zhí)教的一些第一手見聞和感受。一是希望起到拋磚引玉之效,二是給自己總結(jié)一下,為自己回國工作后和別人“侃”教育整理一下材料。
    
    幾點說明:
    
    1 我在21世紀初在北京某大學A學習,之后來美留學讀博士(涉及學校B和C),再往后在美國執(zhí)教(大學D)。我對國內(nèi)本科碩士,國外本科博士等階段的基礎科學教育(包括學習和教學)都有一定體會,在我的系列中也會對中美的大學做一些對比。
    
    2 我的專業(yè)方向?qū)儆诩償?shù)學(以及相當程度的理論物理)。我對實驗類學科或工科了解很少,故無法涉及這些方向。但我教過不少數(shù)學課(大學里學生最雜的課),這使得我能大范圍接觸全校各個專業(yè)學生并由此感知他們的數(shù)學水平。
    
    3 我求學的學校各自代表了中美的最高水平,我執(zhí)教的也是老牌藤校。一方面我感覺到了一流大學確有過人之處,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一些令我大跌眼鏡的現(xiàn)象。我感到這兩方面的很多東西我似乎沒有在中文媒體網(wǎng)站上見到較多的提及(雖然談論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文章很多很多)。
    
    在B和C的經(jīng)歷(上)
    
    我是大學B的學生(研究生),但我的導師在大學C導致我常到C校去,故我對兩校均有了解。
    
    本科新生數(shù)學基礎弱于中國同地位大學
    
    B有美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理科生源并有很多頂尖國際生源支援,但我感覺他們的平均數(shù)理水平仍不及我在中國的母校A的(規(guī)模更大的)入校生源的水平(當然A的生源在中國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我認為這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個勝利。當然B的新生水準也是不錯的,少有我認為明顯配不上B的。
    
    題海/考試海/教輔/補課體系
    
    盡管B有很好的生源,他卻毫不懈怠,反倒響鼓偏用重錘敲。B高度重視數(shù)學基礎課并有自己一套方案:
    
    除了通用的教材,還有兩三套自編的教學講義和“教輔材料”;教學講義和“教輔材料”各有側(cè)重,相互補充,時有更新;大量布置作業(yè)習題并對習題精心組織分類;除去正課外,要求學生必須上一周兩次的小班習題課(由助教上),而由于有超強的研究生生源這些助教(在讀博士研究生)大都具備獨立主講全課程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國的大學A里甚至很多博士后都不能做到這一點);由于具有極高的師生比例以及博士生本科生比例,B可以為每一門大課組織龐大的教授/助教/ 批改作業(yè)者體系;教授和助教均提供很多課外答疑時間;相關院系,學生宿舍,學生內(nèi)部均會組織“學習班”“解題班”等,有的學生甚至自己出錢雇家教教自己。
    
    此外小班習題課上常有各種小測驗(計入最后成績);全體的大考試則每學期(12周)有3到4次(相比之下中國的大學A通常16周內(nèi)只大考兩次)。
    
    開始我還沒太在意,后來我突然意識到B的這套體系不是很像中國高中盛行的題海/考試海/教輔/補課體系么?
    
    那么這套體系運行情況如何呢?至少從出口看,效果很好:學生考試成績不錯,我教高年級課時也感覺學生的低年級課的基礎打得好。學生的負擔很重嗎?那是很顯然的。有時我都覺得沒有必要搞這么多任務。但可能是學生已成年以及本身上進心強等方面的因素,我沒有聽說過什么被壓出嚴重心理問題的事(也可能我孤陋寡聞了)。
    
    B的這套本科基礎課教學體系是B在北美諸校中脫穎而出的一大法寶,這一點我在到了大學D后有極深體會。
    
    B是讓很多中國大學流口水很多知識分子常掛嘴邊的榜樣,可是有多少人知道B的基礎課教學體系是這樣嚴酷(和類似中國高中)呢?我曾試圖和來B“考察高等教育”的中國高校人員介紹B的經(jīng)驗,可他不感興趣。能調(diào)動起興趣的是各種雕像Logo和特色建筑帶來的“人文氣息”和學生活動招貼、草地休閑等體現(xiàn)的“自由學術氛圍”……
    
    在B和C的經(jīng)歷(下)
    
    現(xiàn)在我講講B和C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情況。我只了解數(shù)學這樣的基礎理論科學,工科和實驗科學的情況可能不大一樣,敬請注意。
    
    研究生學術水平遠超中國同地位大學
    
    這當然是來美之前我就預計到的,但來了之后我才知道究竟強到何種程度。
    
    雄厚的學術背景
    
    不少研究生在剛?cè)雽W時或入學后一年內(nèi)就已經(jīng)掌握了不少較深的理論。兩年以后,我見過的國內(nèi)來作訪問的一些985學校教授已經(jīng)無法和我們討論問題了,因為有太多我們懂而他們不懂的東西。
    
    精神原子彈
    
    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關于人的精神面貌。這里是我見過的人的精神力爆發(fā)性最強的地方。有一批為學術癡狂的學生時不時處于唯恐自己學得太少太慢的精神狀態(tài)。我也是其中之一。在來到這里之前,我覺得自己長期處于一種與周邊格格不入的學術化偏執(zhí)狀態(tài),來了之后我覺得自己不孤獨了。我甚至很擔心我的某些同學會過勞死。
    
    驚人的效率
    
    強大的背景和只爭朝夕的精神造就了驚人的學習效率。和中國的A大學做個對比。比如在A大學五六個好學生進行任務分解折騰十二三個星期的討論班(每周討論一次),可以理解清楚某一復雜前沿學術文章。在那時候我感覺良好得很,因為若把這文章交得我手里,我一個人便能在相同時間內(nèi)輕松搞定。而到了在C大學里一個研究生中的猛將,靠單干兩三個星期就能拿下。當然我沒多久也成了這樣的人。但如果不是B和C的環(huán)境,我恐怕還在沾沾自喜自己鶴立雞群、一個頂五六個,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效率還有提高至少五倍的潛力。
    
    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BC的不少教授自身便是學界領袖,決定著學術的發(fā)展方向。這深深影響了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心態(tài),仿佛自己就處于世界中心未來也要爭做主人翁一般。這固然有自大和可笑的一方面,但也意味著很多學生面對再難啃的學習上硬骨頭都有“志在必得”、“攻必克”的自信。而這種自信在中國國內(nèi)的大學是非常缺乏的:我見過太多國內(nèi)的聰明孩子不敢去學最難的學術文獻。
    
    也有一些平庸者
    
    當然我要承認再好的學校都有一批水平一般的學生。不過他們中的一些在退出學界走向社會后反而可能成為比我們這些學究社會影響力更大的人。
    
    人的差距是最大的
    
    我一向不認為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的差距主要在于體制。首當其沖的問題是錢比人家少太多。這個問題在近年來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也面臨需要持續(xù)大投入和一定時間積累的問題。
    
    那么在錢的問題不那么突出以后,什么是主要矛盾呢?我以為是人的差距。確切地說是中國未能在本土完成基礎科學一流人才的原始積累。我希望我的見聞能使讀者理解,為什么即使中國現(xiàn)在全盤復制美國的大學體制,中國的大學的基礎科學研究生教育也是無法和BC這樣的學校競爭的——研究生們的學術基礎天賦野心勇氣甚至勤奮程度都遠遠拼不過。
    
    那么是不是中國的基礎科學沒希望趕上美國了呢?中短期內(nèi)(比如15年內(nèi))我覺得是這樣的。但長期看則不然。不過這要等我以后的文章解釋了。
    
    在D的經(jīng)歷和思考(上)
    
    畢業(yè)后我在大學D任教。D是老牌名校,是美國綜合性大學第二梯隊的一個典型代表(BC屬第一梯隊)。我在D大學教過從大一到大四的來自各個院系專業(yè)的學生,有的課還是人數(shù)頗多的大課。和以前一樣我只能通過數(shù)學能力來了解學生。
    
    本科生入學水平遠弱于BC
    
    有些人在我看來需要重修高中乃至初中的一些數(shù)學課。個別人連小學數(shù)學(如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都不熟!這絕不是我個人的偏激看法。比如學校出的關于新生數(shù)學能力的診斷性考試題竟然要考察自然數(shù)的四則運算,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當然后面會考到高中的復數(shù)極限導數(shù)等)。而多數(shù)新生在這樣簡單的考題上竟只能拿到一半分。更可怕的是,他們中很多竟然敢于免修第一門微積分課(直接上第二門)……
    
    教學困境
    
    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已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一些剛從象牙塔畢業(yè)的青年教師(我是其中一員)對此沒有思想準備。我試圖保住一條底線:最起碼我要解釋教科書上寫了的東西讓他們在學完后能看懂教科書。但即便這樣低的目標我也根本達不到而以慘敗結(jié)束。比如我一直耿耿于懷的一件事是:我教的微積分學生可能幾乎沒有人明白積分的定義……直到第二年我才從更有經(jīng)驗的人那兒了解到:不要試圖準確描述基本概念,也不要花較多時間解釋主要思路動機或多問為什么(因為這對學生來說實在太難了……而且會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對)。
    
    那么是不是說在所謂“素質(zhì)/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實質(zhì)性”教學完全走不通后只有“填鴨”教育一條路讓學生會算一些題就行了呢?事實上由于沒有大學B那樣強的(類似于中國高中的)管控體系,我們連“填鴨”的能力也沒有。
    
    最終的結(jié)果是通常已經(jīng)有所放水的期末考試常常是多數(shù)人無法及格。而且低年級的劣質(zhì)情況積累影響中高年級,甚至導致系里不得不把一些有多年歷史的中高年級的課程內(nèi)容砍掉1/3以上(但之后仍是大多數(shù)人考不及格……)
    
    我剛到學校時曾與系里一位老教授攀談,當談及基礎教育失敗導致學生數(shù)學能力極差且有越來越差之勢時,這位曾上過戰(zhàn)場的老頭竟然控制不住在我面前哭起來。我在教了好幾門課后開始明白他的痛苦了。
    
    學生有自由但反受耽誤
    
    另一件讓我印象深的事是:D沒有讓我覺得學術上拔尖的本科學生。到了高年級確有一些功課學得很好也有心向?qū)W的人。我給過他們一些進一步發(fā)展的意見指導,但無一例外地發(fā)現(xiàn)他們學過的東西非常非常少,對學科的理解則基本還停留在新生和科普水準。在了解了他們在本科三四年中的學習經(jīng)歷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基本上都有幾個問題:
    
    1 在中低年級并沒有完全想清楚自己未來要干什么,因此花了不少時間去體驗其他的專業(yè)以及很多“通識課”。大學自由靈活的體制也鼓勵他們這么做。
    
    2 以為自己所有的專業(yè)課都學得很好就行了。
    
    這樣做有啥問題呢?問題在于他們被真正拔尖的孩子(其他學校的和外國的)甩開得太多太多了:三四年前大家的起點差不多,而現(xiàn)在別人“輕舟已過萬重山”高出他們好幾個境界去了。怎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最拔尖的學生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我一定要當科學家),自我指導性(給他足夠的書,他自己就能鉆研出來)和自我激發(fā)性(學得越好就越不滿足甚至越焦慮)。
    
    D大學的好學生沒有這么強。但是如果他們從大一開始就堅持貫徹明確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他們和最頂尖學生的差距不至于這么大(起碼學的專業(yè)課會多得多)。而現(xiàn)在我只能指出他們的學術基礎太薄弱(很多基礎專業(yè)課沒學),并開出長長的課單書單。但我知道他們沒時間了:畢業(yè)期申請期快到了,一些孩子也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看似沒有什么問題的學術之路,實際上導致自己已經(jīng)輸在起跑線附近(如果以成為一流學者為目標的話)。
    
    堅持貫徹明確的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這其實是中國大學的辦法。中國大學給學生轉(zhuǎn)專業(yè)和定專業(yè)的自由遠不及美國學校。這當然導致了眾所周知的學生不得不學不喜歡的專業(yè)的問題,但也保證了次好的學生在愿意走此專業(yè)道路時不至于落后先進太多。這些次好的學生(假設在中國最頂尖學校)的學術競爭力強于大學D的上述好學生(雖然D的科研和教授實力目前肯定強于中國最頂尖學校)。
    
    我知道中國一些大學近年來喜歡搞所謂“寬基礎”的綜合性強的“XX班”,并賦予這些班的學生廣泛的專業(yè)選擇權(quán)。但我也了解到很多這樣的嘗試產(chǎn)生了不小的負面后果(比如事實上削弱了學生的競爭力),在有些學校甚至導致了公開的矛盾沖突。D大學和中國的實踐提醒我們,“寬基礎”、“通識”培養(yǎng)體制存在的弱點:最頂尖學生不會因此更厲害,但次頂尖學生可能會嚴重落后(并在某個時候遭遇信心重挫)。
    
    (未完待續(xù))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changshou/2013_08_19_166769.s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西西河論壇 | 責任編輯:張苗鳳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0:16


    頂頂~~~~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0:27


    寫得不錯,期待下文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0:29


    看完了第幾頁?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1:31


    可以聯(lián)動下那個認為學代數(shù)是冷戰(zhàn)思維的貼子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1:56


    這文章不錯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3:12


    居然沒有長求總?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3:14


    Reply Post by 水逝瀟湘 ():
    
    居然沒有長求總?
    
    
    那么……長求總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3:28


    福利來了
    總結(jié):
    最優(yōu)秀的生源在最優(yōu)秀的學校經(jīng)過最艱苦的歷練能成為最優(yōu)秀的學者具有學術開創(chuàng)精神,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反之,
    稍微差一點的學生,進入第二梯隊的大學,大學的學習氣氛不如前一批(相對B校),學習的知識就有限了,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
    
    PS:國內(nèi)的基本都屬于后者甚至不如。
    
網(wǎng)友評論2013-08-21 14:04


    唔,這是說氛圍對學生的影響嗎?最頂尖的學術及科研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狂熱的求知欲。
    

    
    
    

關于網(wǎng)站 | 網(wǎng)站聲明 | 用戶反饋 | 合作伙伴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
激情文学之三级文学| 加勒比色小就一区| 狠狠干勉费看| 黑人对日本黄色三级片| 黑人一二区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丝袜伦理| 韩国夫妻性生活1及| 欧美激情在线系列| 国产在线国产| 久久久末白浆| 欧美日韩免费AAA|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三电影卡 | 韩国孕妇女主播一二三区| 日本美国另类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aa青青草| 亚洲动漫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欧美成人小说| 日本久久香蕉| 校园春色一区二区| 一区你懂的| 狠狠操精品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 国产欧洲亚洲第一页| 欧美日韩国产乱码一二三区 |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 色婷婷六月激情久久综合| 久久手机福利在线| 欧美综合色久| 麻豆视频成人黄上黄| 操干视频一区二| 人妻电影av区| 久久免费免费在线| 色呦呦呦3| 销魂久久久| 综合日韩福利0930| 国产怡春院乱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疯狂少妇| 91久久久久人妻|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久久福利在线| 久久天天爽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