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2014-01-17 14:20
» 目前中國說稅前收入有啥意義啊?應(yīng)該說到手的才有意義吧。
好多人說薪水都是稅前的,比如說自己年薪50萬,稅后其實到手30多萬吧。
國外人說稅前有時候是有意義的,以美國為例,每年會有一次報稅。同樣的稅前收入,稅后收入是不一樣的。比如單身和結(jié)婚,有沒有小孩,都能影響稅后收入。
而中國就不能存在這種情況了。所以直接報稅后收入更合理一些。體制內(nèi)有些地方雖然收入看上去不高,但那都是實打?qū)嵉摹?br />
我覺得稅前收入在中國也就吹牛的時候有意義……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1
沒被收過所得稅的屌絲路過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1
昨天在窗口給煙草公司的人報稅,一票個稅完稅一萬五兩萬的閃瞎了我的狗眼……看看自己未達起征點的標準,默默哭泣,唉……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3
Reply to Reply Post by 阿特洛玻絲 (2014-01-17 14:21)
所以說習大大要弄煙草是正確的,也是(isouz)的。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3
好多人說薪水都是稅前的,比如說自己年薪50萬,稅后其實到手30多萬吧。
國外人說稅前有時候是有意義的,以美國為例,每年會有一次報稅。同樣的稅前收入,稅后收入是不一樣的。比如單身和結(jié)婚,有沒有小孩,都能影響稅后收入。
完全看不懂樓主邏輯,為啥中國不合理,國外就合理呢?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SmellyMouse (2014-01-17 14:23)
是這樣的,比如說你在美國稅前10萬吧。
那么單身的時候是稅后6萬多,如果結(jié)婚了,立刻稅后7萬多,生了娃就更多了。你結(jié)婚后,收入多了15%,但不能說我漲薪了15%吧,你薪水其實沒變。
也就是說,國外同一個公司,同樣的稅前收入,因為家庭狀況不同,實際收入不一樣。
可是在中國,同一個公司,同樣稅前收入,稅后收入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直接說稅后就行了……更容易比較。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7
為什么水區(qū)炫富都是我同學我親戚,比慘都是自己?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8
實際上稅后收入加上公積金,與稅前收入差距不大。
月工資過高導致公積金少所得稅高的例外。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2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Gulifir (2014-01-17 14:26)
你確定?
同樣的工資,我公積金交8%和20%,稅后必然不一樣
更何況中國的大環(huán)境,很多公司發(fā)現(xiàn)金,或者是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避稅
那拿到手的差的更大了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Gulifir (2014-01-17 14:26)
按照你的邏輯應(yīng)該是國外比工資應(yīng)該比稅后,因為實際到手的不一樣啊。
國內(nèi)稅前稅后無所謂,因為是共同標準。
再說了稅前收入為啥沒意義,你享受不到醫(yī)保還是享受不到養(yǎng)老?還是你的住房公積金取不出來啊。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2
Reply Post by SmellyMouse (2014-01-17 14:28):
你確定?
同樣的工資,我公積金交8%和20%,稅后必然不一樣
更何況中國的大環(huán)境,很多公司發(fā)現(xiàn)金,或者是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避稅
那拿到手的差的更大了
同一個公司。
或者說國外有可能因為家庭變化導致到手錢不一樣,中國不會。
而且中國個稅混亂,稅后更實際。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3
樓主你沒公積金?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4
Reply Post by eyuri (2014-01-17 14:33):
樓主你沒公積金?
公積金算收入。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nkzzt (2014-01-17 14:28)
松鼠哥哥,我的就很大啊
上海標準交稅18%,其中公積金7%
不過算上公司交的7%,18:14,好像是不大了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7
不報稅前怎么裝逼?你去見準丈母娘是報稅前還是稅后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39
我絕大多數(shù)收入是不用交稅的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42
稅影響公積金啊。。。。。。一般人的話 一般加上公積金 稅前 和稅后差不多啊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44
稅前是個人收入最直觀的體現(xiàn)方式。
你說的所謂稅后,并不是單純的稅后,是把五險一金這些全都扣除之后拿到手的錢,也就是你所謂的到手,但是到手這一塊也是有講究的,并不是說你稅前工資一樣,那么你到手的工資也一樣,有些繳納比例是有差別的,或者是破了封頂?shù)鹊?br />
以上海為例,個人繳納7%的住房公積金,但是這個比例是一成不變的么?顯然不是,當你的平均薪資超過了社會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倍,那么以三倍這個數(shù)額作為封頂,我印象中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好像是4300+/月,那么就是說,當你的上年平均薪資收入超過了4300*3/月,那么繳納公積金數(shù)額會固定為4300*3*0.07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44
我一般是裝逼的時候報稅前, 然后再抱怨交了多少多少稅。
然后哭窮的時候就報稅后....
網(wǎng)友評論2014-01-17 14:47
一般收入都是說稅前,因為還有很多工作可能不上稅,比如工地的農(nóng)民工,所以農(nóng)民工看似收入高,其實未必